校訓
「 行公義,好憐憫,存謙卑心,與神同行 。」
中華基督敎會方潤華中學於2002年創校,是中華基督敎會香港區會直屬學校。我們秉承區會透過學校傳道服務的宗旨,提供基督教教育,讓學生認識上帝,明白真理。我們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外,亦關注學生在身、心、靈各方面得到均衡的發展,我們致力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,鍛鍊其體魄,發展其個人潛能。學生透過學習和參與各類活動,成為具責任感及關心社會的青年,實踐校訓:「行公義、好憐憫、存謙卑心、與神同行」【彌:6章8節】
本校致力培育學生具備「堅毅鑽研」Persevering, 「自律自主」Autonomous, 「探索求真」Inquisitive 及 「逆境自強」Resilient 四個特質。 PAIR 一字象徵老師,同學和家長是一起同行,家校合作,教學相長。
P. A. I. R.
地址: | 新界元朗天水圍天業路6號 |
電話: | 2445 5833 |
傳真: | 2445 5252 |
網址: | http://www.fywss.edu.hk |
電郵: | info@fywss.edu.hk |
校監/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: | 蘇成溢牧師 |
校長: | 吳俊雄先生 |
學校類別: | 津貼 |
學生性別: | 男女 |
辦學團體: |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 |
辦學宗旨: | 本校為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直屬學校,
秉承區會以結合傳道服務精神為宗旨,
使學生在本校悉心培育下,身、心、靈
三方面能得到均衡發展。 |
宗教: | 基督教 |
學校佔地面積: | 13,000平方米 |
法團校董會: | 已成立 |
學生人數: | 670 |
教師人數: | 70 |
校訓: | 行公義、好憐憫、存謙卑心、與神同行。 |
辦學願景: | 並肩培育豐盛生命 攜手見證基督大愛 |
創校年份: | 2002 |
家長教師會: | 2004 年 5 月成立 |
學生會: | 有 |
舊生會/校友會: | 有 |
自行分配中一學位準則與比重: | 學業成績30%
面試表現30%
品行25%
均衡發展 10%
與本校聯繫 5% |
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: | 天晴邨巴士站:K73, 69C, 265B, 265M, 269B, 269C, 269D;
天葵路巴士站:B1, 265S , 269A , 269B , 269M , 276B , E34A;
輕鐵:705、706。 |
全年收費
收費項目 | 學費/22-23年度($) | 堂費/22-23年度($) |
中一 | - | - |
中二 | - | - |
中三 | - | - |
中四 | - | $340 |
中五 | - | $340 |
中六 | - | $340 |
家長教師會會費($): | $40 | - |
雜費($): | - | - |
學生會會費($): | $10 | - |
非標準項目的核准
收費($): | $310 | - |
其他收費($): | - | - |
教師團隊
學歷及專業
全校教師總人數: | 70 |
學歷及專業教育文憑 |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(%) |
教育文憑: | 86% |
學士: | 99% |
碩士、博士或以上: | 46% |
特殊教育培訓: | 44% |
年資 |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(%) |
0-4 年: | 27% |
5-9 年: | 14% |
10 年或以上: | 59% |
**資料統計已包括校長
學校設施及環境
校園佔地 13,000 平方米,毗鄰香港濕地公園,環境豁然開朗。偌大的千禧校舍,校園環境優美,具藝術氣息,除常設的教學設施外,更設有 100 公尺跑道、標準 7 人足球場、籃球場、健身室、英語角、多媒體語言學習室、學生自習中心、流動立體星象館、教師資源中心、校園電視台、校園 Cafe 等,而禮堂、有蓋操場、全校課室及特別室均安裝冷氣設施、液晶體投影系統及內聯網,讓學生在舒適、設備齊全的環境下,發展多元特質,啓發無限潛能。
100公尺跑道、足球場
流動立體星象館
多媒體語言學習室
健身室
地下大堂
休憩園地
自修天地
圖書館
校園電視台
校園電視台直播及錄影室
校園Café
校園Café
樓層壁畫(第一天)
樓層壁畫(第二天)
樓層壁畫(第三天)
樓層壁畫(第四天)
樓層壁畫(第五天)
樓層壁畫(第六天)
樓層壁畫(第七天)
位於C閘的保安站
創意教育室 STEAM
創意教育室(實習教室)
創意教育室(雷射切割機)
創意教育室(機械人演示室)
班級結構
班級 | 班數 |
中一 | 4 |
中二 | 4 |
中三 | 4 |
中四 | 5 |
中五 | 4 |
中六 | 4 |
開設科目
中一至中三 | 2023/24 學年開設科目 | 2024/25 學年開設科目 |
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: | 宗教教育、 中國語文、 數學、 生活與社會、 普通電腦、 音樂、 體育、 家政、 視覺藝術、 中史、 世界歷史、 地理、 創意教育*、 普通話(中一至中二)、 科學(中一至中二)、 化學(中三)、 生物(中三)、 物理(中三)、 成長課 | 宗教教育、 中國語文、 數學、 公民、 經濟與社會、 普通電腦、 音樂、 體育、 家政、 視覺藝術、 中史、 世界歷史、 地理、 創意教育、 普通話(中一至中二)、 科學(中一至中二)、 化學(中三)、 生物(中三)、 物理(中三)、 成長課 |
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: | 英國語文、英文藝術 | 英國語文、英文藝術 |
按班別/ 組別訂定教學語言/ 校本課程 : | | - |
中四至中六 | 2023/24 學年開設科目 | 2024/25 學年開設科目 |
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: | 宗教教育、 中國語文、 公民與社會發展(中四至中六)、 數學、 數學(延伸單元)、 生物、 化學、 物理、 中國歷史、 地理、 經濟、 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、 資訊及通訊科技、 視覺藝術、 旅遊與款待、 體育、 音樂 | 宗教教育、 中國語文、 公民與社會發展(中四至中六)、 數學、 數學(延伸單元)、 生物、 化學、 物理、 中國歷史、 地理、 經濟、 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、 資訊及通訊科技、 視覺藝術、 旅遊與款待、 體育、 音樂 |
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: | 英國語文 | 英國語文 |
按班別/ 組別訂定教學語言/ 校本課程 : | 1. 多元學習班
2. 跨學科閱讀校本課程
3. 應用學習課程
4. 中/英/數/公民校本增潤課程 | 1. 多元學習班
2. 跨學科閱讀校本課程
3. 應用學習課程
4. 中/英/數/公民校本增潤課程 |
* 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
中一入學、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
中一入學
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,並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。

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及比重:
學業成績30%
面試表現30%
品行25%
均衡發展10%
與本校聯繫5%
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
迎新活動: 本校為中一新生籌辦為期整年的迎新啟導及級本活動,藉此啟發學生潛能,提升學生自我形象,增強正向思考,建立團隊合作精神,及早適應升中生活。
健康生活: 學校積極關注學生的健康,要求午膳供應商提供營養餐供學生選擇,使學生在午膳取得均衡的營養。此外,學校更經常舉辦性教育、飲食健康、精神健康及人際關係等講座及工作坊,教導學生注重身心靈健康及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。
中一迎新日
中一迎新日
中四訓練營
中四訓練營
中一訓練營
中一訓練營
劇社
劇社
學校特色
學 校 重 點 關 注 事 項
培育學生成為具備「愛神愛人、探索求真、堅毅鑽研、自律自主、逆境自強」五種特質的良好
公民。
學 校 管 理
- 本校施行校本管理,確保教與學的素質,並由家長、校長、教師、辦學團體(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)代表及社區人士所組成的校董會管理學校。校董會授權校長、副校長及各中層管理人員營運學校。本校亦設立三個委員會統籌十七個行政組別,包括成長關顧、課外活動、服務及學生領袖、升學就業、價值教育、宗教事務、形象推廣、學生事務、資訊科技及校產、教師發展、環保政策、學校夥伴、學務、考試評核、創新教育、學術發展及學生支援,協助執行全校行政工作。
- 法團校董會/校董會/學校管理委員會 : 2006年8月已成立法團校董會,成員包括:校長、7位辦學團體校董(其中1人為校監)及1位替代辦學團體校董、1位教員校董及1位替代教員校董、1位家長校董及1位替代家長校董、1位校友校董和1位獨立人士校董。
- 環保政策 :
- 在課室、活動室及教員室設廢紙回收箱,收集廢紙交回收公司。
- 要求雙面書寫或印刷,並設置中央單面廢紙收集箱,收集廢紙循環再用。
- 特設單車停泊處,讓居住在鄰近屋邨及鄉村的學生和職工使用環保的交通工具。
- 在校內傳遞訊息,盡量以電子媒體代替紙張。
- 師生及工友離房間時,必須關掉電燈、電風扇及空調,節約能源。
- 圖書館設環保角,放置環保書籍及資料供學生借閱。
- 推動學生參與校內、校外環境教育活動。
教 學 規 劃
- 全校語文政策
- 本校致力推動兩文三語政策,為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及增加學生接觸英語機會,本校運用資源額外增聘英文教師,亦有兩名外籍英語教師於小息、午間及放學舉辦多元化活動及拔尖鞏固課程,並於特定學科推行「英語延伸教學活動」。此外,本校設有初中普通話課程,培養學生聽、說、讀等語文能力。
- 學習和教學策略
- 校方注重協助每個學生達至良好的學業水平,並提供足夠空間,讓學生發展多元能力。本校:
- 嚴格要求及積極幫助每個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自我管理習慣。
- 著重建立良好的學習氣氛,設計多元化的課程和學習活動。
- 讓初中學生能全面發展、見多識廣,並打好讀、寫、說、聽基礎。
- 中三級學科已涉獵學習高中文憑試課程,增強學生高中學科知識及打穩學習基礎。
- 讓高中學生能按其興趣,發展不同的能力和特長。
- 讓畢業生建立積極的人生觀,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。
- 校本課程
- 選修科目:2X。本校於新高中開設多元化選修科目,學生可選修兩科。
- 中二級設有「創意教育科」,規劃校本「Maker」課程,從解難培育學生的創造力,主動研發及實踐的精神。
- 課程重點:本校老師透過專業判斷,共同制訂以「學校為本位」的課程,促進學生建構基礎知識、發展共通能力、培養正確態度,發揮潛能。在中國語文、英國語文、數學及通識教育四個核心科目中,本校強調校本課程的縱向規劃,重視學生在各學習階段間的銜接及連貫性。
- 關鍵項目的發展
- 透過落實照顧學生多樣性政策,促進拔尖補底之效,培養學生自主自學的態度,促進學生有效學習。
- 推動多元化的閱讀計畫,例如安排閱讀課,培養學生閱讀興趣,學習閱讀策略;建立作家分享及讀書心得交流平台,強化學生的閱讀效能。
- 發展德育及公民教育方面,學校透過早會、週會及成長課等,引導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;學科亦著意在課程內滲透德育及公民元素。
- 透過展現學生學習成果,讓學生豐富個人學習經歷,增強學習自信心。
- 生涯規劃
- 本校升學及就業輔導組把中一至中六級分為四個學習階段,為不同級別及需要的學生,推展「自我發展」、「事業探索」、「生涯規管」三方面的學習活動;讓學生認識自己在人生中將擔當的角色,可以更宏觀地考慮自身如何在社會中立足,懂得籌劃未來。
本組以初中的成長課中的生涯規劃課堂為起點,再邀請不同的夥伴機構合辦生涯規劃日、講座、工作坊、家長會等,通過體驗遊戲、大型模擬人生場境、參觀大學及走訪職場等活動──幫助學生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,訂立升學計劃,找到未來方向,從而達致自我完善。
學 生 支 援
- 全校參與及照顧學生個別差異
- 本校在課程發展、教學及評估均運用不同策略,以照顧有學習差異的學生。學校積極推行融合教育,共有31位老師曾接受特殊教育訓練,並具備特殊教育經驗。學校鼓勵和教導全體學生彼此接納和互相關心,營造一個安全有序的校園環境。
- 「全校參與」模式融合教育
- 本校成立「學生支援組」,成員包括教育心理學家、特殊教育統籌主任、學務主任、輔導主任、特殊教育支援老師、融合教育輔導員、中文、英文及數學科科主任、人民/公民/通識科副科主任及駐校註冊社工。小組成員定期舉行會議,為有需要學生制定合適的支援計劃,包括個別學習計劃(IEP),也會檢視推行融合教育的情況。因應學生的需要而提供適切的支援,例如:提供言語治療服務、職業治療服務、臨床心理治療服務及學習技巧訓練等。本校亦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考試調適,例如:筆試加時作答、特別試場安排、使用讀屏器或語音轉換文字軟件等。本校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,例如:義工訓練、社交小組及興趣小組,以營造全校共融的文化。學校重視家校合作,除日常的溝通聯絡外,更會組織「正向同行小組」,舉辦不同類型的工作坊,並於學期終向家長派發「學生支援摘要」,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接受的支援及進展情況。
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: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,幫助他們學習中文: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;增聘額外教師/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;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(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、小組學習等);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/或調適教材;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。
-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
- 學科配合各階段持續進行評估,既能令學生在小步子,鞏固學習,照顧個別差異,又能維持持續評估的公平原則。每學年上、下學期均設全級統一階段性評估,並於1月及6月舉行總結性考試。
升留級政策 :
校方致力提升學生的學業及操行水平,故此對學生訂立嚴格的升班要求。每年學期終結均召開升留班會議。倘若學生在學業成績或行為表現上未達水平,校方將要求該學生留級。
- 學費減免計劃
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
- 家校合作 :
本校重視學校與家庭的合作,除了成立家長教師會外,於2006年選出家長校董。學校也舉辦不同的親子活動及家長義工培訓班,讓家長交流親子心得,關注子女成長。
- 校風 :
本校重視以生命影響生命,透過老師在前線言傳身教,協助學生發展個人潛能及建立積極人生觀,從而回饋社會、造福人群。我們一貫秉持「嚴而有愛」的原則培育學生,因我們亦相信嚴格而合理的要求可讓學生培養自律自主,最終達到自我完善。
未 來 發 展
- 學校發展計劃 :
- 未來三年關注事項:(2021-2024)
- 提升學與教效能
- 培養學生成為世界公民
- 教師發展及培訓 :
- 本校極重視教師團隊精神和專業發展,多年來教師積極參與持續進修和教學交流,善於掌握最新的教育趨勢,並透過「課堂研習」、「學校起動」計劃、「優質學校改進計劃」及「同儕導師」等不同的計劃,致力推動學生主動學習、照顧學習差異、發展電子學習、正向教育及班級經營等策略,以建立學習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,提升教學質素與學生培育的成效。本校教師團隊更連續五年獲得「關愛校園榮譽」,並曾獲得「啟發潛能教育大獎」、「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」及「傑出教案獎」等獎項,得到社會各界肯定和認同。
課外活動/聯課活動
設立校隊、興趣小組、學會、四社及學生會等,為學生提供多種不同類型的活動,涵蓋靈性、學術、體育、興趣、藝術、服務等範疇;學校亦與社區團體合作,配合各學科舉辦各類學習活動,如考察、參觀、表演及比賽等。又定期舉辦運動會、旅行及聖誕聯歡等大型活動,務求達致發展學生多元能力的辦學方針。
備註
應用學習及其他學習經歷: 本校從2006年開始為高中學生提供不同類型的新高中應用學習課程,以滿足他們的不同學習需要。學生可藉修讀應用學習課程,為未來升學、工作以至終身學習作好準備。本校亦提供多元化的其他學習經歷,例如德育及公民教育、社會服務、與工作有關的經驗、藝術發展及體育發展。